由
中共云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
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
云南省广播电视局
指导
云南广播电视台
出品的
22集系列短视频
《建党百年·口述云南》
成就篇
今天推出第21集
《乡村教师农加贵—— 一师一校坚守35年》
(视频 ↑ )
上世纪60年代,有一部风靡全国的电影《摩雅傣》,让人们知道了麻风病这个会导致人体畸残的疾病。新中国成立时,中国还有52万同胞遭受着麻风病的折磨。
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,有这样一位教师,为了一句“这里的孩子需要教育”,他不顾世俗偏见,毅然走进当时大家避而远之的“麻风村”,成为村里的首位教师,一个人支撑起一所学校。
农加贵老师
扎根乡村35年来,他全身心扑在教育上,成为燃烧自己、照亮他人的“红烛”;他俯首甘为孺子牛,一心一意为群众;他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,一言一行显担当。他,就是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落松地小学教师农加贵。
他被誉为“深山明灯”,荣获“全国师德楷模”、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全国道德模范”等光荣称号,被称为“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”。面对荣誉,他却说,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,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。
农加贵老师在上课
出生在一个普通壮家的农加贵,1986年9月走进了广南县莲城镇落松地村,让当地村民看到了希望。
“1986年,我们这个村庄已经正式解除了封闭,这意味着这里的病人已经全面治愈。但仍然没有人愿意和麻风康复者接触。”农加贵说。
“我的叔叔在距离落松地村几公里外的下坝村小学教书,和皮肤病防治站里的医生农炳康是朋友。村里之前请了一位老师,结果临来那天变卦了,农炳康医生就托叔叔帮忙找老师,叔叔就想到了我。我还记得农炳康医生反复给我做工作,他告诉我不要害怕。选择去那里教书,我也纠结过、矛盾过,但是村民的支持和信任,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,这也是我一直坚守下去的原因。”
昔日落松地村
农加贵仍然记得当年的情形。为了留住自己这个唯一的教师,村民们每月自发集资35元钱作为额外补助。“35元钱虽然不算多,但情义很重,它是从乡亲们的生活费中挤出来的,并用高压锅消毒后才让医生转交给我,每次收到这35元零零碎碎的钱,我都要求自己必须好好教书育人。”农加贵甚为感动,也坚定了他留下来的决心。这一留便是35年。